嵩基新材料

登封市嵩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資訊分類
知識解答
混凝土起砂怎么辦?

混凝土起砂怎么辦?

? ? ? ?起砂是常見的一種混凝土缺陷, 本文就重點分析了混凝土起砂的原因、處理辦法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商品混凝土的出現有利于控制混凝土質量, 高質量、高效率、高速度的新型建筑生產模式對于建筑施工是一次革命。商品混凝土在房屋及道路等結構應用中, 常會發現混凝土表層的水泥基體松散, 露出砂子使得結構強度降低, 這一混凝土缺陷稱為混凝土起砂?;炷疗鹕安粌H影響混凝土建筑的結構質量, 而且影響外觀質量, 如果形成大面積起砂, 則會導致建筑工程質量大幅降低, 這是建筑施工中常見的質量糾紛問題?;炷帘砻嫫鹕巴ǔ1憩F為: 混凝土強度降低, 表面平整度差, 混凝土受到擾動后, 表面有松散粉末或細碎骨料脫落。隨著擾動時間的增加, 表面破損較為嚴重, 露出石子等粗骨料, 甚至結構表面出現大范圍缺損?;炷疗鹕暗闹饕驗? 混凝土原材料選材、質量問題及配合比不合理, 混凝土施工管理不嚴格及后期養護出現問題等。目前, 為避免起砂產生, 從混凝土原材料的選擇、質量及配合比, 到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都應嚴格管理, 控制施工質量。隨著對起砂這一缺陷的預防和處理措施的加強, 混凝土強度及外觀質量會不斷得到改善。 1 工程實例 江蘇某工程在竣工后不久, 就發現樓地板及梁表面出現起砂 , 之后施工單位對起砂的部位進行后期砂漿抹灰處理, 但處理后較短時間內, 抹灰位置的砂漿層脫落, 露出砂子。根據這幾年遇到的混凝土起砂的缺陷, 本文將從混凝土起砂的原因、起砂的處理措施及預防措施等方面對混凝土起砂這一缺陷進行探討, 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進行總結。 ? 2 混凝土起砂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起砂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泌水, 造成混凝土表層水灰比過大, 水化較充分所致。而影響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配合比、施工與養護等因素。 2. 1 原材料原因 1) 水泥強度等級低, 未使用要求的水泥強度等級, 導致澆筑后的混凝土強度不達標; 或者使用超過保質期的水泥, 水泥超過保質期后, 由于自身吸水, 使水泥受潮結塊, 使得水泥的強度等級降低。在外力作用下, 混凝土表面出現剝落, 形成起砂。由于選擇水泥品種的原因, 造成混凝土起砂, 不同的水泥品種和易性差異也較大, 如在道路中應選用硅酸鹽水泥, 而選用復合硅酸鹽水泥進行混凝土攪拌, 從而造成混凝土起砂。其原因為: 復合硅酸鹽水泥中混合材摻量大大高于硅酸鹽水泥, 選用復合硅酸鹽水泥進行混凝土配制時, 在澆筑搗固過程中, 粉煤灰等密度較輕的混合材易上浮到混凝土表面, 使得表層混凝土強度降低, 嚴重時會造成混凝土表層不能正常凝結、硬化。 2) 砂等細骨料細度模數高, 粒徑大, 孔隙率大。在相同水泥用量的情況下, 混凝土的密實度則相對較低, 因而強度也較低。并且砂等細骨料越粗越容易使得混凝土出現離析、泌水, 從而使得混凝土表面的強度降低, 造成混凝土起砂現象。相反, 砂等細骨料越細, 需要的水泥漿體越多, 在相同的水泥用量下, 砂子等細骨料過細, 則會出現離析等現象, 使得混凝土強度降低, 形成起砂現象。 3) 砂的顆粒級配也是影響混凝土起砂的重要原因, 砂的級配較差, 空隙大, 在水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 空隙需要大量的水泥漿體填充, 造成部分骨料未能被漿體包裹, 使得混凝土強度較低, 導致混凝土表面起砂。 4) 水灰比過大, 水泥用量過少, 表面發生泌水現象, 造成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的強度下降, 容易起砂。 5) 混凝土中外加劑摻量過量, 會造成新拌混凝土大量泌水, 大量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 影響水泥的正常凝結硬化, 造成起砂。 6) 粗、細骨料含泥量較大, 嚴重影響水泥早期水化, 使得混凝土泌水, 造成起砂。其原因為: 骨料中的泥土包裹水泥顆粒, 水與水泥顆粒不能完全接觸, 延緩水泥水化。 2. 2 施工原因 1) 模板原因 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間接縫不嚴實, 在混凝土澆筑振搗后水泥漿會從模板的縫隙處漏出, 使得混凝土表面的骨料缺少水泥漿包裹而形成起砂。在現場施工中發現, 還有一部分起砂是由于模板上殘留的砂漿等污物造成的。 2) 振搗過度 混凝土振搗是以混凝土表面平整且基本不再出現氣泡, 表面出現水泥浮漿為宜。但施工人員違反施工要求將振動棒插到一個位置不動, 在振搗充分后也不關閉振搗設備, 造成混凝土局部過振。再者,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 混凝土流動性不足, 為取得好的振搗效果, 施工人員往往增加振搗強度及時間。這些錯誤的振搗方式都有可能使混凝土出現離析, 造成起砂。 3) 雨天施工 雨天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很難防止雨水進入模板中, 雨水進入正在澆筑的混凝土中, 會使得水泥漿變稀, 從而造成混凝土的水灰比被動提高?;蛘呋炷帘韺拥乃嗌形从不? 表面就受到雨水的沖刷, 致使未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水灰比增大或水泥漿流失, 形成起砂。 4) 養護不當 澆筑后的混凝土養護時間過早, 混凝土中的水分較多, 從而導致混凝土水灰比變大, 造成起砂。而混凝土養護時間過長, 也會使得混凝土起砂。其原因為:水泥水化時, 大量水化熱不能及時地散發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量蒸發, 混凝土處于缺水狀態, 從而減緩混凝土的硬化速度, 造成混凝土強度與耐磨性都明顯降低。養護不充分, 暴曬或大風等在混凝土養護中遇到的問題都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 導致強度較低, 形成起砂。 5) 冬期施工 在沒有保溫措施的冬季進行施工, 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凍, 使得表面強度降低, 并且在混凝土受凍后, 其體積膨脹, 而在解凍后膨脹的混凝土不能恢復, 使得混凝土的孔隙率變大, 表面形成松散的顆粒, 大大降低了表面的強度, 經過擾動后就會起砂。 ? 3 混凝土表面起砂處理方法 處理混凝土表面起砂的主要做法為: 將起砂的位置清理到結構層, 之后根據具體工程采用適宜的方法對起砂的部位進行修補加固。具體做法如下。 1) 清理 對混凝土表面起砂的區域, 應先將表面的浮塵及浮漿清理干凈, 并且用水沖洗。然后對清理后的混凝土進行打磨, 打磨到堅硬的表面為止。 2) 修補 先將打磨出來的浮塵清理干凈, 然后用水沖洗,等晾干后,采用一種液體水溶性的混凝土密封固化劑對起砂部位進行處理, 這種硬化劑通過滲透起作用, 進入混凝土中形成致密結晶體, 從而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 4 起砂的預防方法 1) 控制原材料 選擇適宜的水泥、合理的骨料級配, 原材料應干凈無雜質, 選擇適宜的水灰比。 2) 控制施工工藝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嚴格管理, 避免違規操作, 澆筑后的混凝土應加強養護, 確?;炷恋恼DY固化。避免雨天施工, 廣泛推廣使用透水模板布, 在冬期施工應注意混凝土澆筑過程及澆筑后養護過程的保溫。 ? 5 結語 在混凝土的各個環節, 避免混凝土成型后出現起砂缺陷。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選取及配制, 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條件、程序及要求, 后期養護要按規范要求嚴格執行。消除混凝土起砂的原因, 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使結構更可靠。發生起砂的混凝土應按正確的方法進行消除缺陷, 切勿只進行簡單的表面抹灰處理, 對缺陷進行掩蓋。
Release time : 2022-11-25 Click : 0
混凝土表面起粉起砂都是因為什么?

混凝土表面起粉起砂都是因為什么?

一、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1、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原因是混凝土表層結構疏松,強度偏低。導致混凝土表層結構疏松、強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 1)、混凝土表層的水灰比大于混凝土內部,表層水化產物之間搭接不致密,空隙率大;? ? ? ? 2)、混凝土養護不當,施工早期水分散失過快,形成大量的水孔,表層的水泥得不到足夠的水分進行水化。 ? 2、檢測混凝土表層中水泥的水化程度,可幫助判別“起粉”的原因。 表層水泥水化程度較高主要是由于泌水所致,表層水化程度較低則主要是施工養護不當所致。 ? 3、影響混凝土表層水灰比的因素 3.1混凝土的配合比 3.1.1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結硬化的時間越長,自由水越多,水與水泥分離的時間越長,混凝土越容易泌水。 ? 3.2.2混凝土中外加劑摻量過多,或者緩凝組分摻量過多,會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沉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響水泥的凝結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導致嚴重泌水。 ? 3.2混凝土的組成材料 3.2.1砂石集料含泥較多時,會嚴重影響水泥的早期水化,黏土中的黏粒會包裹水泥顆粒,延緩及阻礙水泥的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結,從而加劇了混凝土的泌水 ? 3.2.2砂的細度模數越大,砂越粗,越易造成混凝土泌水,尤其是0.315mm以下及2.5mm以上的顆粒含量對泌水影響較大:細顆粒越少、粗顆粒越多,混凝土越易泌水 ? 3.2.3礦物摻和料的顆粒發布同樣也影響著混凝土的泌水性能,若礦物摻和物的細顆粒含量少、粗顆粒含量多,則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用磨細礦渣作摻和料,因配合比中水泥用量減少,礦渣的水化速度較慢,且礦渣玻璃體保水性能較差,往往會加大混凝土的泌水量。 ? 3.2.4粉煤灰過粗,微細集料效應減弱,會使混凝土泌水量增大。 ? 3.2.5水泥的凝結時間、細度、比表面積與顆粒分布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水泥的凝結時間越長,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結時間越長,且凝結時間的延長幅度比水泥凈漿成倍的增長,在混凝土靜置、凝結硬化之前,水泥顆粒沉降的時間越長,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細度越粗、比表面積越小、顆粒分布中細顆粒(<5um)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較少的水化產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細孔,致使內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運動,混凝土泌水越嚴重。 ? 3.3施工與養護 3.3.1施工過程中的過振并不是將混凝土中密度較小的摻和料或混合材振到了混凝土的表面,而是加劇了混凝土的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 ? 3.3.2當混凝土表層的水泥尚未硬化就灑水養護或表面受到雨水的沖刷時,亦會造成混凝土表層的水灰比增大。 ? 3.3.3在混凝土的施工與養護過程中,太陽暴曬或天氣非常干燥的時候,表面水分的蒸發大于混凝土的泌水速度,將導致表層水分大量揮發,表層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建立不起足夠的表面強度而產生起粉現象。 ? 3.3.4因此,施工與養護方法應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和不同品種的水泥而及時調整,保證混凝土在施工后至建立起足夠的強度之前有充分的濕養護而又不出現嚴重的泌水。 ? 4、如何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起粉現象? 4.1混凝土本身要具有較好的保水性,防止嚴重的泌水導致混凝土表層水灰比過大。從配合比及組成材料的選擇出發,要注意控制水灰比不宜過大、外加劑不要過摻以及凝結時間要適宜。砂石集料要符合國家質量要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顆粒含量。水泥的凝結時間不宜過長,表面積不宜過小,顆粒級配不宜過分集中。 ? 4.2施工過程要防止振搗過度造成混凝土嚴重的離析和泌水 4.3施工后要注意及時養護,既要防止混凝土表面硬化之前就被雨水沖刷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過大,又要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表層建立起強度之前散失,尤其是摻有粉煤灰或礦渣的混凝土,由于其早期強度較低,表層沒有足夠多的水化產物來封堵表層大的毛細孔,若不注意早期充分的濕養護,混凝土表層水分散失較快較多,表層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亦會導致表層混凝土強度偏低,結構松散。通常,在混凝土接近終凝時,要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抹面或壓面,使混凝土表層結構更加致密。 二、地面起砂的原因分析 1、水泥砂漿拌和物水灰比過大,降低了抹面層的強度。 ? 2、不了解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地面壓光過早過遲。 ? 3、養護不適當,水泥地面完成后,如果養護天數不夠,在干燥環境中水分迅速蒸發,水泥的水化作用就會受到影響致使水泥砂漿脫水而影響強度和抗磨性。此外,地面澆水過早,也會導致大面積脫皮,砂粒外漏,使用后起砂。 ? 4、水泥地面過早使用。水泥地面在尚未達到足夠強度就上人進行下道工序,使地面受到破壞,容易起砂。冬季尤其嚴重(如開張普樂頭用戶在巷道中打地板,發現邊部起砂,施工時間陰歷正月底) ? 5、凍害。冬季施工未封閉門窗或無供暖設備,造成凍害,致使起砂、脫皮。 ? 6、新抹地面冬季使用不當。冬季在新做的水泥地面房間內生火升溫,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是有害的,它和水泥砂漿面層接觸后,與水泥尚未結晶硬化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阻礙水泥砂漿內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從而顯著降低地面面層的強度,常常造成地面起砂。 ? 7、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a、水泥強度低或用過期水泥,受潮與結塊水泥,這種水泥活性低,嚴重降低面層強度和耐磨性能 b、砂含泥量大。地面用砂含泥量超過10%,地面面層強度降低20-50%,粘結力差,嚴重造成地面起砂。 C、砂子過細。砂表面積大,拌合時需水量大,水灰比增大,強度降低. 三、水泥初凝與終凝時間間隔太短為何容易起砂? ? 水泥地面澆筑完后,應掌握適當的面層壓光時間。如果面層壓光時間過早,砂漿或混凝土表面會有一層游離水,不利于消除表面孔隙和氣泡,會直接影響水泥表面的強度。如果面層壓光時間過晚,水泥已經凝結硬化,表面較干,此時壓光會破壞水泥表面強度,影響水泥地面的耐磨性,面層也容易起砂。如果水泥表面已終凝硬化,此時還灑水濕潤并強行抹壓,則會造成該處水泥表面結構破壞、強度降低,很容易導致起砂。 ? 因此,水泥地面澆筑完后,要選擇適宜的收光時機。應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溫度、濕度等因素,掌握好表面抹壓的時機。早了壓不實,而且混凝土表面會出現不規則的干縮裂縫;晚了壓不平,不出亮光。在初凝以后終凝以前(混凝土表面用手按有凹坑且不粘手以前)對水泥砂漿進行抹壓平,這是保證混凝土表面密實、提高混凝土表面強度和防止混凝土表面起砂的重要步驟。在收光次數上不宜超過3次,一般兩次即可。而在不利條件下,比如冬季施工水泥地面時,宜一次成型,砂漿應干些。 ? 要滿足水泥在初凝以后、終凝之前進行收光的要求,就必須使水泥初凝與終凝時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如果時間間隔太短,在一些大工程中,往往一次性施工的水泥地面很大,要想在短時間內全部完成水泥地面面層的收光、壓光,往往辦不到。 ? 四、水泥砂漿地坪起砂的原因分析 ? 1、原因之一:砂漿稠度過大(即水灰比過大),水灰比越大,水泥砂漿強度越低。所以在施工時用水量過多,將大大降低面層砂漿強度,走動后表面就會出現松散的水泥灰。 ? 2、原因之二:不了解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工序安排不恰當,以及底層過干或過濕等,造成地面壓光時間過早或過遲。壓光過早,水泥的水化作用剛剛開始,凝膠尚未全部形成,游離水分還比較多,還會出現表面游浮水,降低水泥砂漿面層強度;壓光過遲,水泥已終凝硬化,水泥砂漿表面層的毛細孔及抹痕無法消除,并且還會擾動已經硬化表面,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面層強度和抗磨能力。 ? 3、原因之三:養護不當。水泥進入硬化階段,水泥的水化作用還將繼續,并且向水泥顆粒內部深入,水化作用越深入,水泥砂漿強度也不斷提高。水泥在水化作用時由于缺少水分而影響水化作用,就會減緩硬化速度甚至停止硬化,致使水泥砂漿脫水而影響強度和抗磨能力。 ? 4、原因之四:成品保護不力,水泥地面砂漿強度未達到一定強度就上人走動或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面遭受摩擦導致起砂。水泥砂漿地坪或因受凍破壞黏結力,形成松散顆粒。 ? 5、原因之五:原材料不合要求。水泥標號低,砂子粒徑過細也會出現水泥砂漿面層起砂。 五、水泥砂漿地坪空鼓 ? 1、原因之一:基層表面不干凈及基層表面太光滑。在裝飾施工過程中,一般是先頂棚、墻面,后地坪。故而在地坪施工時,基層表面有浮灰漿膜及其他建筑污物,尤其是室內粉刷的石灰砂漿,粘污在樓板上,極不容易清理干凈。這些表面浮灰嚴重影響基層與面層之間的粘結力?;鶎颖砻嫣饣?,在現澆鋼筋砼樓板澆搗成型過程中,砼表面處理不夠平整粗糙,導致基層與面層粘結力不足,致使面層空鼓。 ? 2、原因之二:基層表面過于干燥或基層表面有積水?;鶎颖砻孢^于干燥,鋪設砂漿后,致使砂漿失水過快而強度不高,再者基層表面過干,基層表面就會吸附一層粉層,這層粉層起到了面層與基層之間的隔離作用,致使基層與面層粘結不牢,致使空鼓。 ? 3、原因之三:在施工水泥砂漿地坪時一般會在基層表面上刷一層素水泥砂漿,操作時如刷漿時間過早,所刷的水泥漿已風干硬化,不但沒有增加粘結力,反而起到基層與面層之間的隔離作用。如用先撒干水泥用掃漿法施工,就會導致水泥漿濕干不均,這是導致水泥地坪空鼓的隱患之一。 ? 六、水泥砂漿地坪開裂的主要原因 ? 主要是地坪面積大,水泥在硬化過程中體積收縮過大。 1、所用的水泥安定性差或剛出磨的熱水泥。所用的水泥在凝結硬化時收縮量大,在同一樓層中采用不同品種或不同標號的水泥混雜使用,凝結硬化的時間及凝結硬化時的收縮量不同而造成面層裂縫。 ? 2、砂子粒徑過細或含泥量過大。砂子粒徑越細表面積越大,吸附在砂子表面的水泥漿量將隨之增加,所以在水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水泥砂漿的強度將降低。再者砂子中含泥量過大,水泥砂漿中泥土在硬化脫水過程中體積將收縮,致使地坪表面裂開。 ? 3、養護不及時或不養護。水泥砂漿終凝后,水化作用還將延續,在溫度高、空氣干燥的季節里,若不養護或養護不及時,就會出現水泥面層干縮裂縫。 ? 4、水泥砂漿過稀或攪拌不均勻,導致砂漿的抗拉強度降低,則水泥砂漿整體面層一旦受到拉應力,就會出現水泥面層開裂現象。 ? 5、回填土質量差?;靥钔恋耐临|差或夯填不實,使地面面層完成后,地面產生不均勻沉陷和裂縫,再有大面積地面未留施工縫及結構產生變形都會使地面面層開裂。
Release time : 2022-10-24 Click : 0
預熱器、回轉窯、篦冷機工作原理不知道?這里全講清!

預熱器、回轉窯、篦冷機工作原理不知道?這里全講清!

1.預熱器及分解爐系統的工作原理 預熱器及分解爐系統是一種生料懸浮預熱、分解的理想設備,生料粉在懸浮狀態下與高溫氣體充分混合、迅速傳熱,傳熱面積大熱效率高,生料的升溫速度快。生料由二級筒至一級筒管道喂入,隨上升氣流進入一級筒被收集,然后按照與系統高溫氣流相反的方向,依次經二級筒、三級筒、分解爐、四級筒,進行預熱分解,分解率約達85-95%,最后由五級筒收集入窯,而高溫氣流則依次經過窯尾煙室、縮口、分解爐混合室、五級筒、四級筒、三級筒、二級筒、一級筒,與生料進行熱交換,溫度逐漸降低,最后由窯尾高溫風機排出。分解爐內噴入煤粉,由冷卻機引來的三次空氣助燃,供氧充足,煤粉燃燒快,燃燒后的高溫氣體進入混合室,與窯尾縮口來的氣流匯合向上進入五級筒。 2.回轉窯的工作原理 水泥回轉窯是低速旋轉的圓形筒體,是用以煅燒水泥熟料的設備,它以一定斜度依靠窯體上的輪帶,安放在數對托輪上,由電機帶動或液壓傳動,通過窯身大小牙輪,使筒體在一定轉速內轉動。生料自高端(窯尾)喂入,向低端(窯頭)運動,燃燒自低端吹入形成火焰,將生料通過碳酸鹽分解、放熱反應,燒成和冷卻四個自然帶的復雜物理化學變化,燒成熟料,由窯頭卸出,煙氣由窯尾排出。 3.?篦冷機的工作原理 篦冷機內部被3°傾斜的篦床分為兩個主要的獨立區域,即物料冷卻和熱氣流通過煌篦上區和冷卻空氣進入并分隔成若干個隔室的篦下區,篦床由許多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并交疊排列的多孔篦板所組成,篦板分活動篦板及固定篦板,按“活動”、“固定”、“活動”……相間排列,并通過活動和固定篦板支承固定在活動框架和側框架上,活動框架通過與其相連的滑塊軸、由曲柄連桿機構傳動,使其沿托輪導軌作往復直線運動,從而帶動活動篦板往復移動,推動物料前進?;顒涌蚣苡啥谓M成,每段都有獨自的傳動裝置,篦下各室由風機吹入冷風,冷卻空氣透過熱料層進行充分熱交換將物料有效冷卻,熟料從卸料端經錘式破碎機破碎,達到要求粒度的熟料通過柵篩篦條卸到熟料輸送機上運走,大塊熟料拋回篦床再冷卻、破碎。從篦縫中漏入篦下隔室的細料,經電動雙翻板閥卸入低部小拉鏈,由小拉鏈送至熟料輸送機上與破碎后的熟料一起運走。冷卻熟料后的高溫氣體,一部分作為二次風入窯,一部分作為三次風入分解爐,另一部分至煤磨作為烘干熱源,多余部分經噴水增濕降溫后,由電收塵器凈化除塵,排入大氣。
Release time : 2022-09-25 Click : 0
商品混凝土100問,看完你就是混凝土達人!

商品混凝土100問,看完你就是混凝土達人!

根據國家標準、規范和規程的要求,結合這些年的實踐經驗,對實驗員、生產控制員、調度員、司磅員、運輸車駕駛員、裝載機駕駛員和泵送操作員等崗位所涉及到的商品混凝土常識進行了淺顯的論述,對有些問題力求從機理和原因方面加以說明。這里有商品混凝土知識100問,帶你玩轉混凝土,秒變“混凝土達人”! ▌問題1什么叫商品混凝土? 答:根據需方要求,用水泥、水、砂、石子、外加劑及礦物摻合料等組分按一定比例,在攪拌站經計量,攪拌后出售的并采用攪拌運輸車,在規定的時間內運至需方交貨地點的混凝土拌合物。 ▌問題2哪些屬通用品? 答:強度等級不大于C60,坍落度不大于180mm,最大石子粒徑在20~40mm,無其他要求的商品混凝土。 ▌問題3哪些為特制品? 答:任一項指標超出通用品規定范圍或有特殊要求的商品混凝土。如細石混凝土,樁基混凝土,抗滲混凝土,防凍混凝土等。 ▌問題4何為交貨地點? 答:供需雙方在合同中確定的交接混凝土地點,也就是施工工地。 ▌問題5何為出廠檢驗? 答:在商品混凝土出廠前對其質量進行的檢驗。如取樣檢測坍落度,制作強度試塊,目測坍落度、和易性等。 ▌問題6何為交貨檢驗? 答:在交貨地點由供需雙方和監理一起對商品混凝土進行的檢驗。如檢測坍落度,制作試塊,目測坍落度、和易性等。 ▌問題7什么叫水泥?常用水泥有幾個品種? 答:凡由硅酸鹽水泥熟料,合理比例的混合材,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凝材料稱為水泥。常用水泥有: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復合水泥。硅酸鹽水泥又分為P·Ⅰ和P·Ⅱ型,強度等級為52.5,6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分普通型和早強型,代號為P·O,強度等級為42.5、42.5R,52.5、52.5R。復合水泥代號為P·C,強度等級為32.5、32.5R、42.5、42.5R。 ▌問題8水泥復檢有哪幾個項目? 答: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細度(比表面積)。 ▌問題9什么叫集料?集料有幾類? 答: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的材料叫集料(也叫骨料)。把石子叫做粗集料,把砂叫做細集料。石子又分為卵石和碎石,按石質分為石灰巖碎石、花崗巖碎石等。砂子又可分為河沙、海砂、山砂、人工機制砂等。 ▌問題10砂子按其細度模數分幾類? 答:砂子按其細度模數分為粗砂(3.1~3.7)、中砂(2.3~3.0)、細砂(1.6~2.2)。 ▌問題11泵送混凝土為什么優先選用中砂? 答:因為中砂的級配合理,0.3mm以下的顆粒含量能達到15%左右,此部分顆粒在混凝土的砂漿中于泵管內緊貼管壁,摩擦阻力很小,有利于泵送。粗砂摩擦阻力大,不利于泵送。細砂的表面積大,在同等強度下多使用水泥,開裂的幾率高。 ▌問題12石子的顆粒級配有幾種? 答:單粒級和連續粒級。單粒級的有:10~20,16~31.5,20~40。連續粒級的有:5~10,5~16,5~25,5~31.5,5~40。 ▌問題13泵送混凝土為什么用連續粒級的石子? 答:因為在石子最大粒徑相同的情況下單粒級的空隙率比連續粒級的空隙率大,大空隙率要用砂漿填充。在同條件的每立方米混凝土中骨料的表面積:使用單粒級的石子比用連續粒級石子的大,相應需要的水泥量也要多。又因為使用連續粒級石子比用單粒級石子拌制出的混凝土的流動性好,利于泵送施工。所以要優先采用連續粒級的石子。 ▌問題14好石子的質量主要有幾項要求? 答:主要有以下幾項: (1)粒徑符合要求,顆粒級配為連續粒級; (2)沒有黃皮(表面粘泥)泥蛋,大泥塊,大顆粒石子; (3)針狀和片狀顆粒含量越少越好(泵送混凝土用石子的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宜超過10%); (4)頁巖含量越少越好(因為頁巖的強度較低,并且增加片狀顆粒含量)。 ▌問題15好砂子的質量有幾項要求? 答:有以下幾項: (1)粒級分布符合中砂要求; (2)粒徑為中砂,大于10mm的顆粒含量較少,最多不超過10%; (3)無泥蛋,大泥塊,含泥量不超過3%; (4)無樹根,草根,爛泥,塑料袋等雜物。 ▌問題16什么叫粉煤灰? 答:粉煤灰是在電廠粉煤爐煙道氣體中經除塵設備收集到的細粉末。 ▌問題17粉煤灰按其技術要求分為幾個等級? 答:分為三個等級;I級、II級、III級;I級適用于C40及以上混凝土,II級適用于C15~C40混凝土,III級適用于水泥的摻合料。 ▌問題18泵送混凝土為什么要摻加粉煤灰? 答:因為粉煤灰的微觀結構是球形顆粒,細度比水泥還細,它還具有一定的活性,把它摻到水泥中能代替部分水泥,且能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大大提高了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時也提高了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和耐久性。 ▌問題19粉煤灰進廠應檢驗哪些項目? 答:應檢驗粉煤灰的細度和需水量比,關鍵項目是需水量比。如果細度稍有超標,需水量比達到II級要求,此灰可用,反之不可用。 ▌問題20什么叫混凝土外加劑? 答:用來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添加劑就叫混凝土外加劑。 ▌問題21減水劑與泵送劑有什么不同? 答:減水劑是在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相同的情況下減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強度的外加劑;而泵送劑的主要原料就是減水劑,另外再摻加少量的增塑保坍成分,以利于混凝土的泵送施工。 ▌問題22混凝土外加劑有哪幾種? 答:有減水劑、泵送劑、緩凝劑、速凝劑、早強劑、防凍劑、防凍泵送劑、膨脹劑、防水劑等。 ▌問題23泵送劑進廠應檢驗哪幾個項目? 答:必須檢驗:減水率、凝結時間、1h坍落度經時變化量、抗壓強度比。常規檢測可用C30生產用理論配比試驗。不能用凈漿流動度代替混凝土配比檢測(凈漿和配比檢測的結果相差太大,不利于指導生產)。 ▌問題24好泵送劑的檢測狀態是什么樣的? 答:好泵送劑在做配比檢驗時,減水率不小于20%,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砂漿包裹著石子易流動,經時坍損在50mm以內。反之:部分石子表面不粘砂漿,流動性差,經時坍損>80mm時,說明該批泵送劑品質差。 ▌問題25混凝土拌合水應采用哪幾種? 應采用淡水,自來水,地下水,飲用水,再生水,攪拌站內洗車水(部分摻用)。不得使用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和海水。 ▌問題26砼這個字的含義是什么?怎么讀音? 含義是人工制造的石頭,代表混凝土。字典讀音為tóng,也可以讀hùn níng tu。 ▌問題27膨脹劑的作用是什么? 答:把膨脹劑摻入水泥中與水泥的水化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鈣礬石等物質,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實性,同時體積產生微膨脹,減少了混凝土的收縮,起到了抗裂防滲的作用。 ▌問題28按混凝土的強度分為幾個等級? 答:按混凝土的強度分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70、C80共13個等級。它的等級是根據混凝土標準試塊標準養護28d的強度,每隔5MPa或10MPa分為一個等級。C為混凝土的英語單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它表示混凝土,角注數字表示強度等級。 ▌問題29按混凝土的性能分為哪幾種? 答:分為普通混凝土,高強混凝土(大于C50),抗滲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防凍混凝土,抗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免振搗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問題30MPa表示什么單位,如何換算? 答:MPa為強度單位:1MPa=106Pa,1Pa=1N/m2,1MPa=1N/mm2。1MPa≈10kg/cm2。 ▌問題31混凝土拌合物主要檢測哪幾項性能? 答:主要檢測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含氣量,和易性由粘聚性、保水性、流動性、綜合表示; (1)粘聚性—用眼觀察,做坍落度時試體向周圍坍落為粘聚性好,試體向一邊垮塌或部分石子外漏,表面不粘砂漿為粘聚性差。 (2)保水性—混凝土拌合物裝入坍落度筒搗實后,筒底稍有稀漿或沒有為保水性好若混凝土拌合物倒在鐵盤上,表面有水或水泥稀漿析出說明保水性差(即為離析現象)。 (3)流動性—把拌合物堆成堆后馬上向四周流淌為流動性好,反之為流動性差。 ▌問題32何為混凝土坍落度? 答:用坍落度筒放在鐵盤上,裝入混凝土拌合物并搗實,然后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混凝土試體向下坍落,測量筒頂至試體最高點之間的距離即為坍落度。普通混凝土的坍落度在30~90m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00~230 mm,泵送高度越高,坍落度越大,反之越小。 ▌問題33何為混凝土的擴展度? 答:當混凝土的坍落度大于220mm時,用鋼尺測量混凝土拌合物擴展后最終的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其平均值即為擴展度。擴展度越大流淌性越好。自流平混凝土應測其擴展度。 ▌問題34混凝土拌合物的離析是什么樣子的? 答:如果發現混凝土拌合物的集堆邊緣有水泥稀漿流出。過幾分鐘后砂石下沉,形成抓底現象就是混凝土拌合物的離析現象。出現離析是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的表現,在泵送時容易堵管,并且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出現離析現象的常見原因是泵送劑摻量過大所造成,可減少摻量0.2%再試。 ▌問題35為什么混凝土拌合物會出現石子不粘砂漿? 答:出現部分石子不粘砂漿是因為泵送劑摻加的增粘成分較少所致。出現豆腐渣狀態是因為泵送劑與水泥中的某種成分不適應所產生的結果。 ▌問題36何為標準試塊? 答:邊長為150mm×150mm×150mm的試塊為標準試塊。邊長為100mm×100mm×100mm的試塊為非標準試塊,其抗壓后的結果要乘以0.95的換算系數換算成標準試塊強度。 ▌問題37混凝土試模的質量應怎樣檢查? 答:用游標卡尺測量試模的長寬高,允許誤差≤0.5mm。用卡尺背和0.02~1mm的不銹鋼塞尺配合測量四個內側面的平整度,允許誤差≤0.05㎜(標準方法是卡100mm長);如果檢測150mm×150mm×150mm的試模時,最好沿內側面的對角線全長卡住,再用塞尺測量平整度,允許誤差<0.13mm,此種方法要比標準方法更精確;當用標準方法檢測150mm×150mm×150mm的試模達到合格時,有可能制作出的試塊側面平整度不合格。如果沒有塞尺,也可用刮胡子刀片,只要刀片塞不進卡尺與試模內側面所形成的縫隙為合格。用標準角度尺測量各相鄰面的角度,允許誤差≤0.3°;也可采用標準繪圖三角板從內側卡緊兩個相鄰面的一側,用塞尺測量三角板與另一側面端部的縫隙,允許誤差<0.5mm(100mm×100mm×100mm)、<0.8mm(150mm×150mm×150mm)。當前市場上銷售的150mm×150mm×150mm的鑄鐵試模大多數是側面凹心,而150mm×150mm×150mm的塑料試模大多數是側面凸心;因此在購買前要仔細檢查側面平整度。 ▌問題38怎么樣才算標準養護? 答:把成型的混凝土試塊放入溫度為20±2℃,濕度大于95%的環境中養護即為標準養護。 ▌問題39何為同條件養護? 答:把成型的混凝土試塊養護條件與施工現場構件采用的養護條件相同即稱為同條件養護。 ▌問題40混凝土常用的養護齡期有幾個? 答:3d、7d、14d、28d、60d、90d。但國家標準評定混凝土強度合格與否是以標養28d的標準試塊強度為準;當施工大體積混凝土時,可以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注明要采用的60d或90d強度作為評定依據。 ▌問題41何為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答:采用標準方法制作、養護、試壓而得到的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的破壞荷載稱為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單位為MPa。 ▌問題42何為混凝土的抗折強度? 答:采用150mm×150mm×550mm試塊經標準養護后在抗折夾具上折斷而得到的強度稱為抗折強度,單位為MPa。中高級公路的路面要求檢測混凝土的抗折強度。 ▌問題43混凝土的抗滲性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混凝土自身抵抗壓力水滲入內部的性能。地下室和蓄水池都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滲性能。 ▌問題44抗滲混凝土常用的抗滲等級有幾個? 答:常用的抗滲等級有4個:即S6,S8,S10,S12(老表示法)或P6,P8,P10,P12(新表示法),S是“滲”字拼音的第一個大寫字母,P是英語單詞“抗滲”的第一個大寫字母。 ▌問題45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
Release time : 2022-08-23 Click : 0
水泥中控操作30問

水泥中控操作30問

1、影響均化庫均化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答:均化庫自身的設計;均化庫的儲存能力、高度、直徑大小,以及內倒錐的角度大小、高度;卸料孔的位置、大??;庫底的傾斜角度大??;庫底斜槽的大小、分布情況;庫頂下料斜槽的角度大小及分布情況;均化庫下羅茨風機的能力(風壓和風量)大小及管道分布;生料成分的穩定程度和開、停磨次數,窯灰量,分區均化的周期時間長短。 2、回轉窯窯襯的作用? 答:①保護回轉窯筒體免受高溫沖擊和化學侵蝕,延長回轉窯的使用壽命;②保持窯內有足夠的熱量,不至于熱量過多的散失,節省燃料;③易于掛上窯皮,使物料在窯內容易被帶起,延長物料在回轉窯內的停留時間,易于燒結;④對熱量傳遞起媒介作用。 3、回轉窯對耐火材料的要求? 答:要承受最高的高溫沖擊和最強的化學侵蝕;要有足夠的耐火度;要在高溫下易于粘掛窯皮。 4、為什么液相量多、粘度小有利于C3S的生成? 答:①當液相量多時,CaO和C2S在其中的溶解量也多;②當液相量多時,液相量中的CaO和C2S分子擴散速度大,相互接觸的機會就多,有利于C3S的生成。 5、分析預熱器旋風筒堵塞的原因有那些? 答:①旋風筒內結皮脫落;②翻板動作不良;③錐體或下料溜子結皮過多;④投料或止料時預熱器系統溫度過高;⑤內筒脫落;⑥拉風變動頻繁,引起大的塌料;⑦系統內澆注料脫落。 6、說出三率值的含義及率值高低與煅燒的關系? 答:HM是熟料中CaO與酸性氧化物之和的質量百分數的比值,HM=CaO/(SiO2+Fe2O3+AL2O3); SM是熟料中SiO2含量與熟料中Fe2O3、AL2O3之和的質量比,SM= SiO2/(Fe2O3+AL2O3); IM是熟料中AL2O3與Fe2O3含量的質量比,IM= AL2O3/ Fe2O3; SM是隨著硅酸鹽礦物與溶劑礦物之比而增減,如果熟料中SM過高時,則煅燒時由于液相量顯著減少,熟料煅燒困難。特別是當CaO含量低,C3S含量多時,熟料易于粉化。SM過低則熟料中硅酸鹽礦物太少而影響水泥強度,且由于液相過多易出現結大塊,結爐渣、結圈等,影響窯的操作。IM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泥煅燒過程中液相的粘度。IM高,熟料中C3A多,相應C4AF就較少,則液相粘度大,物料難燒。IM過低,雖然液相粘度較小,液相中質點易于擴散,對C3S形成有利,但燒結范圍變窄,窯內易結大塊,不利于窯的操作。 7、煤對熟料三率值的影響? 答:煤對熟料三率值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煤灰的沉降參與熟料的物理化學反應,煤灰的主要成分為SiO2和AL2O3,少量的Fe2O3和CaO,其中SiO2最多,AL2O3次之,Fe2O3和CaO對熟料率值的影響微乎其微,SiO2雖多,但熟料中SiO2本就量大,其對SM的影響僅不及AL2O3對IM的影響大,如煤的用量增加或煤灰分過大,將使IM有顯著的提高,SM的變化不太大,HM幾乎無變化。 8、生料率值的變化對熟料的煅燒有何影響? 答:參見第六題。 9、短時間停窯時,窯內保溫應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①主風機轉數降低,擋板關??;②打開大氣排放口;③開大三次風擋板;④減小篦冷機的供風;⑤增大窯頭EP風機的排風能力;⑥點窯頭火,適當喂煤插油槍。 10、生料HM由2.25突然降到1.9時的危害是什么?處理辦法是什么? 答:危害:①物料的吸熱平衡和供熱平衡被打亂,因為生料中產生液相的成分增多;②液相量的增多會刷去窯皮;③篦冷機上堆“雪人”,燒壞篦板,篦板封被糊住,嚴重時會燒壞電收塵的極板;④此時,窯功率出現異常,液相量多,功率、電流會變小,由于物料不能被帶起;⑤燒壞后繼設備,如熟料破碎機、熟料拉鏈機。 處理方法:①大幅度的減窯頭煤;②大副度減分解爐喂煤,從而使分解爐出口溫度下降;③減一次風,不要使火焰過于集中;④適當減少投料量;⑤調節窯內通風,開三次風擋板,使窯內溫度下降;⑥清楚筒體溫度的變化。 11、如何判斷篦冷機冷卻效果的好壞? 答:①二次風溫;②窯頭EP風機入口溫度的高低;③地坑內紅料的多少;④篦板溫度及磨損程度和更換頻率。 12、高溫風機停機的原因? 答:原因:①窯尾EP風機停;②風機入口溫度高,保護跳停;③風機軸承溫度高,保護跳停;④電機軸承、繞組溫度高,保護跳停;⑤液偶進、出口油溫高,保護跳停;⑥液偶工作油壓力低,保護跳停;⑦風機、液偶振動大,保護跳停;⑧風機、電機的潤滑油站故障,風機保護跳停;⑨風機過流;⑩其他機械、電氣故障。 13、從哪些方面解決f-CaO高的問題? 答:①合理配料,生料中的CaO成分不要太高;②生料的細度不要太大;③生料要充分均化;④物料煅燒時要保證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⑤熟料要急冷,以免產生二次f-CaO。 14、窯功率高低變化就是掉窯皮嗎?還有其他什么原因?若掉窯皮如何補掛?如何保護? 答:不一定。窯皮不均、機械、電氣故障、率值波動、分解爐出口溫度波動,預熱器塌料。 若掉窯皮:若筒體溫度高,應吹風機,根據掉窯皮的位置調整火焰形狀,情況嚴重時可適當減料,控制好分解爐出口溫度,保證入窯物料的分解率。 保護:保證熱工制度的穩定,減少大的波動,減少停機次數,停窯時注意保溫。 15、窯內大量換新磚后為什么要烘窯?為什么在窯尾750度時投十噸料? 答:烘窯的原因:新磚和膠泥中含水大,若不烘干,在窯磚升溫很快時水分大量蒸發,對磚產生一定的膨脹力,會使磚炸裂、脫落,混凝土裂縫,嚴重時掉磚。 投10噸料的原因:①煤灰在高溫時產生酸性熔狀物,對堿性耐火磚有熔蝕性,布料可減少侵蝕,②窯磚在冷端有一膨脹應力區,溫度超過800度時應力松弛,投10噸料可以先將磚縫糊起來,保護窯磚,防止脫落;③防止局部過熱,使窯磚表面溫度不會升的太高。 16、窯位置上升、下降有何意義?如何保障、注意什么? 答:窯位置上升、下降的意義:使托輪、輪帶接觸均勻,防止局部磨損。 保護:保證托輪的軸向位置要合理,保障擋輪正常運轉,石墨塊的保證托輪、輪帶間有無異物,托輪軸向位置合理,上下限位、擋輪油泵,其在停窯時要注意。 注意:①托輪、輪帶相對位置是否合適,有無磨損;②窯位置是否在合理范圍內上下竄動,擋輪油泵能否正常工作,油壓、油位是否正常;③點火投料時,油泵未開時嚴密監視窯位,如果上竄嚴重應抹油,讓窯位下降。 17、投料操作注意事項? 答:注意事項:①注意窯尾溫度、分解爐出口溫度及高溫風機入口溫度,注意窯主電機電流;②防止預熱器堵塞,防止跑黃料;③點火注意安全,升溫時注意控制窯頭喂煤、火焰穩定和窯尾拉風;④注意窯位置,通知現場檢查各級擋板動作是否靈活,殼體有無變形,清除附近檢修后遺留的雜物;⑤注意窯尾及分解爐出口的O2、CO的含量;⑥注意喂煤秤的零點是否漂移;⑦注意控制篦冷機的供風、篦速和大氣排放口的開度,保持系統壓力的穩定。 18、短時間停窯時,窯內保溫應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①降主風機轉數,關主風機檔板;②打開大氣排放口;③開大三次風檔板;④增加窯頭EP風機拉風,減少窯內供風;⑤減篦冷機供風;⑥點油槍,窯頭適當喂煤保溫。 19、如何對篦冷機進行急冷? 答:快速把篦冷機篦床上的料推凈,篦冷機的供風要盡可能的大,窯頭EP風機的排風要盡可能的大,盡量減少翻窯次數。 20、正常生產時,入窯二次風溫逐漸下降應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答: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是適當降低窯速或適當減料,保證燒出質量優良的熟料的情況下,在篦冷機篦床上保證一定的料層厚度,篦床下供冷風不要太多,窯頭EP風機檔板開度不要太大,使篦冷機風量分配不合理,當料層穩定后,防止風的短路。 可能的原因:①煤質差,熱值下降;②篦冷機上料層變??;③篦冷機風機檔板開度過大,冷風太多;④產量越來越低;⑤熱工制度不穩定;⑥窯頭EP風機拉風太大,熱風分配不合理;⑦熱電偶被糊上料。 21、如何判斷窯尾煙室結皮是否嚴重?若結皮嚴重,危害有那些? 答:判斷:①窯尾壓力;②窯尾CO 的含量,分解爐CO的含量;③三次風的壓力;④現場觀察有結皮;⑤黃心料明顯增多。 危害:①窯尾、分解爐CO的含量高,嚴重時導致窯尾電場跳停,影響收塵效果;②窯內拉風量減少,窯頭煤燃燒不好,窯前溫度低,鍛燒能力下降;③黃心料多,f-CaO高;④嚴重時造成預熱器堵塞。 22、控制窯頭微負壓的意義有那些?過大、過小的危害是什么? 答:窯頭微負壓的意義:窯頭負壓表征窯內通風及入窯二次風之間的平衡,正常生產中,窯頭負壓一般保持在-50---100Pa之間,決不允許窯頭出現正壓,否則窯內細粒熟料飛出,壞使窯頭密封圈磨損,也影響人生安全及環境衛生,對窯頭的比色高溫計及電視攝像頭等儀器儀表的正常工作及安全也很不利,甚至窯內通風也會出現不正常,一般采用調節蓖冷機剩余空氣排風機的方法控制窯頭負壓在規定范圍內。 窯頭負壓過大,造成窯內拉風量小,窯頭煤燃燒不好,煅燒能力下降,窯尾CO含量高;窯頭負壓過小,窯頭正壓,現場飛灰,易燒損窯頭罩,嚴重時易燙傷人,燒損窯前設備。 23、現場有那些部位有冷卻水?冷卻水系統有故障、停水應采取的操作是什么? 答:窯系統現場有冷卻水的部位:①窯頭、窯尾EP風機的軸承及液偶油溫;②篦冷機噴淋;③窯減速機潤滑油的冷卻器;④窯托輪瓦;⑤擋輪油泵冷卻器;⑥氣體成分分析儀;⑦預熱器高壓水槍;⑧高溫風機潤滑油冷卻器及液偶油冷卻器和高溫風機軸承;⑨均化庫下羅茨風機及喂煤秤羅茨風機的軸承。 冷卻水系統有故障、停水應采取的操作是:停水后馬上將設備停下來,若在冬季注意防凍。 24、影響窯頭火焰形狀及燃燒狀況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響因素:①窯內拉風;②三次風擋板開度;③一次風風量及內外流的大??;④火嘴的位置;⑤套管的位置;⑥二次風溫;⑦窯頭負壓。 25、紅窯時如何操作? 答:紅窯可分為兩種:大量掉窯皮和掉磚。 處理大量掉窯皮:①根據掉窯皮位置適當減窯頭煤,降低分解爐出口溫度;②根據掉窯皮位置調整窯內拉風;③根據掉窯皮位置適當調整火嘴位置,一次風、內外流風的風量;④可適當減料,但一定要先減煤后減料。 處理掉磚:若掉磚應馬上止料,停下來準備檢修。 26、五級溫度提高會使窯易燒,但為什么不能過高? 答:原因:五級溫度提高會使分解爐內溫度提高,則入窯物料的分解率提高,進而使窯易燒;但不能過高,否則在五級旋風筒、分解爐,甚至更靠上的部位提前出現液相,導致堵塞的嚴重后果,過分解的物料入窯也會影響窯的熱工制度,燒壞澆注料、檔板、內筒、耐火磚等,五級錐體結皮。 27、如何控制高溫風機入口溫度? 答:在正常生產過程中,控制好喂煤量,尤其是分解爐的喂煤量及控制好分解爐出口溫度,煤的熱值要穩定;控制好喂料量要均勻穩定,入窯生料的分料檔板要合適,使兩系列的喂料量平衡;生料率值要穩定;系統拉風要與喂料量相匹配,拉風要穩定。若在停窯時,要馬上停止分解爐的喂煤和窯頭喂煤量;盡快把系統拉風減下來,打開大氣排放口和三次風檔板,必要時可把預熱器系統的人孔門打開,尤其是預熱器一級的人孔門;若在升溫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照升溫曲線進行,系統拉風和供風要適中,大氣排放口和三次風檔板都要打開,必要時可把預熱器系統的人孔門適當打開。 28、如何控制窯頭、窯尾電場入口溫度? 答:窯頭電場入口溫度:投料量及系統供風量要匹配;高溫風機要與窯頭EP風機的拉風相一致;窯頭負壓要適中、穩定,避免窯頭出現正壓;窯速要合理,熟料結粒要好;篦冷機篦速要與窯速相匹配,篦床上保持適當的料層厚度;篦冷機各風室供風量要與投料量相一致,一段與二段的供風搭配盡量要合理;必要時可通過電收塵入口的冷風閥進行調節。 窯尾電場入口溫度:保持窯系統、磨系統出口溫度、風量穩定;窯尾EP風機拉風適中;增濕塔水泵供水穩定,水槍霧化效果好,水槍插入深度及分布角度合理;必要時可通過改變水槍個數及水泵進、出口壓力來實現;可通過原料磨的冷風閥來改變電收塵入口溫度。 29、預熱器清堵過程中,中控操作應注意哪些內容? 答:①窯頭不能喂煤,不能點油槍;②主風機的拉風要適當,馬上減小篦冷機供風,盡量保證預熱器系統的負壓,把三次風檔板全開,
Release time : 2022-08-23 Click : 0
煤對水泥熟料的影響

煤對水泥熟料的影響

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煤不僅作為燃料,而且成為水泥中的一種成分。并且煤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水泥熟料的產量、質量以及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那么,掌握煤對窯影響方面的知識是絕對有必要的。 煤對窯內熱工制度、熟料的產和質量影響較大的是:煤的發熱量、灰分、揮發分、含水量、煤粉的細度以及堿、氯、硫的含量等。 1、?煤的發熱量(熱值)的影響 煤的發熱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窯內的熱工制度,影響窯內溫度的高低,進而影響到C3S的形成,影響熟料的質量。而影響熱值的主要因素為灰分,灰分過高,熱值低。 熱值高的煤,在保證熟料質量和產量生產過程中,煤的使用量勢必會減少,進而產生的灰分量的比例會減少,對熟料質量及回轉窯的穩定運行影響就小。反之,煤使用量的增多,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灰分的比例增加,勢必會影響熟料的質量及回轉窯的穩定運行(灰分對熟料質量及回轉窯穩定運行的影響,將在煤的灰分中做進一步解釋)。 2、煤的揮發分的影響 所謂揮發分即將煤隔絕空氣加熱到900℃左右,煤中的有機質和一部分礦物質就會分解成氣體或者液體逸出,再減去煤中的水分。 當煤的揮發分Var<18%時,著火緩慢,形成黑火頭過長,燃燒緩慢,降低火焰溫度。 當煤的揮發分Var>18%時,由于揮發分會很快的分解燃燒,形成黑火頭過短,物料在高溫帶停留時間短,對熟料的質量不利。當煤的揮發分過高時,在進行烘干和粉磨時,會有一部分揮發分逸出,不但造成熱量的浪費,且易發生爆炸事故,同時,揮發分加高的煤有更大的經濟效益,用來生產水泥是不經濟的。 3、煤的灰分的影響 灰分是煤在徹底燃燒后剩下的殘渣?;曳值母叩蛯γ旱臒嶂涤兄苯拥挠绊?。 灰分過高會導致煤的熱值低,從而使燒成帶的溫度上不去,火焰發渾,飛沙料增多,窯況不穩,熟料產、質量下降;并且灰分高,產生灰分沉積及窯內液相量過早出現,引起窯內結圈、結蛋,嚴重影響窯內通風和大窯的安全穩定運行,進而引起篦冷機堆“雪人”,反過來有更嚴重地影響窯及預熱器系統的穩定運行;再者,灰分過高,煤質差,造成相當部分的煤粉未完全燃燒。 未完全燃燒的煤粉進入C5旋風筒內及窯尾二次燃燒形成還原氣氛和局部高溫,造成下料管和上升煙道的結皮堵塞,導致系統阻力的增大,風機抽風量下降,整個系統通風不足,差生嚴重的不完全燃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煤中的有害成分在C3、C4筒富集,引起結皮、積料和塌料。 過高的灰分對熟料成分也有較大的影響?;曳指?,煤的熱值低,實物煤耗升高。煤灰沉落熟料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可以說成了組成熟料的一種重要物質,而煤灰的沉落量是波動很大的,因而不利于保證質量。由于煤灰分的摻入,一般使熟料的飽和系數降低,硅率降低,鋁率提高,熟料f-CaO隨煤的灰分含量增加而提高,熟料強度下降。 因此控制進場煤的灰分,對窯系統的穩定運行、熟料的質量及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4、煤粉中的含水量的影響 要降低煤粉中的含水量勢必會影響煤磨的臺時產量,并且出磨廢氣溫度會相對較高,容易造成煤磨系統發生爆炸或著火事故;同時出磨溫度過高,會對后面的收塵(袋式收塵氣)、尾排設備腐蝕較大。 但是,如果煤粉中含水量較高,不僅會影響煤粉的輸送,而且所含的水分會嚴重影響煤粉的燃燒速度,從而改變火焰形狀和窯內溫度分布,降低熟料產、質量。 我公司八月份的一次入爐煤粉管道的煤倉下料口堵塞,就是因為煤粉含水量過大導致結團堵塞。當然,此次的堵塞是因為輸送煤粉的高壓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過高造成的。 5、煤粉中堿、氯、硫的含量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堿、氯、硫在窯內分解、氣化、揮發,隨窯內氣體流向窯尾系統逸散。但溫度降到一定限度時,其中一部分揮發性組分呈凝聚、聚集、粘附于生料顆粒表面重返高溫區循環,影響生產,有時形成R2SO4、RCl,沉降、結皮、堵塞。 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它以多種形式存在于煤中,有機硫和無機硫都有,單質硫較少。無機硫通常以硫酸鹽或硫的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燃燒過程中生成SO2;有機物則直接進行燃燒,生成SO2,這些反應都是比較復雜的連鎖反應。生成的SO2與水化合生成亞硫酸,一部分隨氣體排出,污染大氣,另一部分則吸附在設備表面,腐蝕其金屬部件如果吸附在生料上,澤合堿金屬氮化物發生反應,生成堿金屬的硫酸鹽,在溫度較低時,會凝聚在物料盒設備表面上,影響熟料質量和對操作不利,所以煤中硫含量不宜過高,一般不要超過4%。 生產的熟料要求其Na2O<1.3%.高含堿量對熟料的煅燒和質量有較大的影響。含堿量過高,破壞熟料礦物C3S、C2S、C3A的形成;影響液相粘度;造成水泥結塊、快凝;使混凝土發生“堿-集料反應”,致使混凝土局部膨脹,引起構筑物變形,甚至開裂。 6、煤粉的細度的影響 一般要外預分解窯中煤粉細度控制位80μm篩篩余<7%。煤粉越細,其表面積越大,越容易著火,燃燒越迅速。但形成的火焰短,并且煤粉過細容易造成粉體的團聚,從而可能出現堵塞,不利于煤粉的存儲和向爐、窯輸送。煤粉過粗,燃燒所需的時間長,形成的火焰長度過長,對燃燒不利,并且灰分大的煤,煤粉越粗,灰分越大,從而對熟料質量和窯的穩定運轉影響也越大。 7、煤質的均勻性 由于進場的煤的批次品質不一樣,在不能得到很好的預均化的情況下,在某一時段內輸送進入窯、爐的煤粉的品質相差較大,會造成窯、爐內的熱工制度的不穩定,對燒成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并且對窯上中控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有很大的考驗。 以上,從煤(或煤粉)的幾個重要特性對窯的影響進行了淺析。
Release time : 2022-08-23 Click : 0
立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及解決方法

立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及解決方法

1. 立磨差壓高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1)喂料量大,粉磨能力不夠。 處理:根據磨機功率,適當減產。 2)產品太細,內部循環負荷值高。 處理:降低選粉機轉速。 3)選粉機可能堵塞。 處理:停磨檢查。 4)選粉機導向角太窄或者長度太長,限制了料子順利通過出口。 5)擋料環過高,造成內部循環負荷高。 處理:停磨調整。 6)刮料板斷或掉,未形成回料。物料擋板斷或掉,形成大量回料。 處理:停磨檢修。 7)磨內氣流量小,影響物料通過選粉機。 處理:磨機風機加大抽風量,調節風機進口風門。 8)入磨壓力管發生堵塞,入磨壓力(負壓值)返回變小,造成磨內差壓顯示值偏高。 處理:通知儀表工進行處理。 9)入磨風溫太高、風速太快,物料在磨盤上無法形成料層,懸浮在磨內,造成壓差高。 處理:調節增濕塔溫度或調節外風(或循環風),降低入磨風溫,減緩風速。 10)操作中外風利用太多或回料(拉鏈機)側門被打開,致使入磨壓下降,減緩了磨系統的內循環,加大了外循環的回料,使其富集,造成磨內差壓變高。 處理:操作中調節磨系統的內循環,加大外循環的回料,關閉各門,杜絕漏風現象的發生。 11)物料的研磨性很差,物料難磨,造成磨內壓差很高。 處理:減產運行或適量增加研壓或現場檢查壓力罐。 12)立磨長時間運行,使磨內石英晶體含量增大,致使物料難磨,差壓升高。 處理:減產運行或把這部分物料排出磨外。 2.立磨振動大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正常操作中沒有維持立磨合理料層和料面形狀,就會引起立磨振動。經實踐分析,我們認為引起立磨振動原因以及處理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磨內進入異物引起振動。 來自磨內和磨外的金屬異物,如導風葉片,檢修后遺留工具等。若是較小金屬則可提起磨輥、降低抽風,由回料下料口處拿出;若是較大金屬則要開磨門取出。 2)料層過厚引起振動。 入磨物料量過大→料層變厚→研磨能力降低→物料不能及時被研細→磨內存留不合格粉料較多,而系統風量又不足,噴環風速減小→不能將合格粉料及時帶出系統外→磨腔內循環濃度加重→粉狀物料又回到磨盤上→加厚料層。如此惡性循環,使料層托起磨輥過高引起振動。此時,應及時減少喂料量,保證系統通風良好,出料暢通。 3)料層過薄引起振動。 入磨物料量小或者入磨物料過細,粉狀物料多,此時的物料流動性強、附著力差,加之磨輥的碾壓,使磨盤上的物料很快就被研磨成合格成品。過剩風量很快會把細粉帶出系統外,使磨盤上料層過薄或無法形成有效料層,致使磨輥和磨盤接觸引起振動。此時可增加喂料量、減小風量、增加噴水量,保持立磨一定料層,使之穩定。 4)入磨物料不穩定,料層厚度波動過大。 沒有保持合理料層和料面形狀,,如民工喂料、喂料秤堵塞,而引起大幅度波動。措施是均勻喂料。 5)系統風量不合理。 系統風量過大時,物料在磨內停留時間短、出料量大、料少而振動;風量過小時,物料在磨內停留時間過長,重復粉磨使物料過細,差壓高而振動。 另外,當入磨物料水分增加或減少,進口溫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尾排風門急驟變大或變小,都將直接影響到立磨的通風量。此時如果調節不及時,會引起振動是難免的。因此,當入磨物料水分增加時,就相應減少喂料量、減少噴水、提高入磨風溫、加大立磨通風量來加以解決。 6)選粉機轉速太高。 選粉機轉速太高→成品物料不能及時排出磨外,物料重復粉磨→內循環量加大→差壓高→立磨緩沖料層變薄,引起振動。 7)噴水量小引起振動。噴水量小→差壓高→料層薄引起振動。 8)入磨物料粒度太大或太小引起振動。 由于磨盤轉速一定,入磨物料粒度越大,離心作用越明顯,此時粉磨效率就會下降,不能保持良好料面形狀外多內汪,外循環量增大,引起振動。 處理措施是:控制料層使之比正常時稍厚,降低風量及入口溫度,降低研磨壓力。 當入磨物料太細時,入磨后大部分就已在磨中懸浮。而選粉機能力有限,此時磨盤上物料少也會引起振動。處理措施是:降低溫度、減小抽風、降低選粉機速度、加大噴水。 9)壓力設定不合理或氮氣包壓力不平衡。 研磨壓力設定過大或過小,或正常生產中由于氮氣包壓力不足、不平衡,造成磨輥工作時上下游動過大引起振動。處理措施是:調整壓力、檢查氮氣包壓力。 10)擋料環太高、太低。 擋料環太低,不能保持一定料層,料薄而引起振動;擋料環太高,料厚,風量減小,出料不暢,差壓高而引起振動。 3.立磨入口溫度對立磨操作有什么影響 立磨入口溫度高,會造成磨內物料烘干過快,懸浮物料增加,差壓增加,料床變薄且不穩。此時應適當增加噴水量,穩定料層,或者適當增加喂料量。若都不奏效,則調整增濕塔噴水量,降低出口溫度;立磨入口溫度低,會增加主電機驅動功率,料層變厚,產量變低。此時應減少噴水量,增加入口溫度,適當減少喂料量。 4.立磨出口溫度對立磨操作的影響 立磨出口溫度是我們對立磨粉磨狀況進行判斷的一種依據,我們可以根據磨機的出口溫度的高低及其它變化趨勢來判斷我們所采取的操作調整手段是否合理。 1)立磨出口溫度太高時的粉磨狀況:料層變薄,料層不穩定,磨機功率波動大,振動大;回料量增加;產品細度變粗。 2)磨機出口溫度太低時的粉磨狀況:料層厚;磨機功率高;磨動動大;磨機產量下降。 3)磨機出口溫度變化與立磨循環負荷量的關系:在系統風量,選粉機轉速不變的情況下,循環負荷量的變化反映了物料特性的變化以及磨機粉磨效率的高低。 A.循環負荷增加,出口溫度下降。當循環負荷率變大時,磨內物料的平均細度變細,使傳熱面積增加,同時磨內存料量增加也會增加傳熱面積,從而使氣流與物料間的傳熱速度加快,導致磨機出口溫度下降。 B.循環負荷減小,出口溫度上升。此時磨機具有較高的粉磨效率。 C.影響磨機循環負荷率的因素:風量越大,循環負荷率??;選粉機轉速越快,循環負荷率越高;物料旸磨性、料層厚度也影響循環負荷率。正常生產中,通過設定合理的進口風溫以及噴水量,來形成合適的料層。這樣有利于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循環負荷率。 4)磨機最佳粉磨狀況與出磨溫度的關系: 在立磨操作過程中,有時出磨溫度控制在92℃時,磨機具有最佳的粉磨狀況,而有時則需將出磨溫度控制在98℃才行。因為原料的水份、粒度及其它物理特性和原料間的配比不同,導致形成穩定、合理料層所需的水份不同。所以,在操作中,不應將出磨溫度作為控制目標,而應將磨機的粉磨狀況作為控制目標,重點關注出磨溫度的變化趨勢,而不過分看重溫度值的大小。 5)根據出磨溫度的變化合理調整其它參數: A.開磨初始的調整。開磨初期,隨著磨內物料細度的減小,磨機出口溫度逐步降低,當出口溫度止跌回升時,表明磨機內、外循環物料量減少,可逐步增加喂料量。 B.正常粉磨中的調整。由于出磨溫度對磨內物料量的反應非常及時,在磨機穩定粉磨一段時間后,如發現出口溫度持續降低,我們可以初步斷定此時磨內存料過多;當選粉機電流下降,斗提、氣泵電流下降,磨機功率上升,料層變厚,此時可確認磨內物料的確太多,可將喂料量減到位。當出口間諜開始上升,磨機功率有所降低時,可逐步增加喂料量。 5.立磨料層厚度控制對立磨操作的影響 1)影響料厚度的因素: A.噴水量。噴水量大時,則料層厚。 B.入磨溫度。溫度高,料層薄。 C.喂料量。喂料量大,料層厚。 D.研磨壓力。研磨壓力大,料層薄。 E.系統通風量。風量大,則料層薄。 F.循環負荷率。當調整選粉機轉速或磨機粉磨狀況發生變化,或物料易磨性發生變化導致循環負荷率發生變化時,料層厚度也會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在循環負荷率變大,料層變厚。 2)最佳料層厚度:由于儀表原因或設備磨損、物料特性的變化等原因,我們不能期望有一確切數值的料層厚度控制目標值。最佳料層厚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磨機的產量高。 B.磨機功率較高且穩,但波動不大。 C.料層波動小。 D.磨振小。 3)怎樣控制料層厚度: A.合適的噴水量。 a.料層薄,主電機功率小時可增加噴水量。 b.料層薄,主電機功率高時不宜增加噴水量。 c.料層厚,主電機功率高時可減少噴水量。 d.料層厚,主電機功率低時應增加研磨壓力。 B.較高的研磨壓力。 較高的研磨壓力可使立磨獲得較高的粉磨效率,從而可以減小循環負荷量,有利于料層的穩定。 C.合適的喂料量。 根據回料量的多少,適時調整喂料量,使喂料量和循環負荷率始終穩定在可使立磨磨機發揮最佳粉磨效率的水平。 D.合適的入磨風溫。 根據原料含水量的多少,調控進口風溫。其依據是確定一定的進口溫度后,如果出口風溫下降,料層厚度變大,應提高進口風溫,反之相應降低進口風溫。 合適的通風量。 在保證細度合格的前提下,提高通風量有利于降低循環負荷率,減小料層厚度。 6.立磨擋料環的高低對立磨操作的影響 1)立磨擋料環高,相應立磨磨盤上料層厚,緩沖層厚,相對粉磨效率下降。為提高粉磨效率,只有加大研磨壓力,主電機功率又過高。當磨內料層變厚,相對通風能力也降低,成品物料不能及時被帶出磨外,此時產量低。 2)立磨擋料環低,相應立磨磨盤上料層薄,緩沖層低,立磨振動大,為減小振動只有減小研磨壓力。此時主電機功率低,外循環率增加,延長物料在磨內停留時間,增加料磨負擔,同樣效率低,此時生料細度粗。 為了保持立磨高效、高產,擋料環應選擇合理。 7.原料粒度大對立磨操作的影響 為了保證原料磨高效運行,入磨物料粒度應保證在合理范圍之內,ATOX50磨為2%>95mm。如果原料粒度大,大部分超過95mm,由于磨盤轉速一定,在磨盤的轉動下,物料產生離析作用,物料不能一次被碾壓成成品,立磨外循環率增加,物料在磨內停留時間長,其所需的烘干熱風過剩,此時,常會導致: 1)立磨產量偏低,粗料比細料研磨時間要長。 2)立磨出口溫度偏高,粗料與氣流接觸面積比細料少,熱交換少。 3)振動值偏大,大料間隙大,料層高低不等,磨輥振動大。 4)主電機功率波動大,主要受振動影響。 8.立磨刮料板掉的現象判斷及處理 立磨刮料板掉后,首先可能在回料中揀到長鐵塊,甚至卡死,跳停輸送(回料)設備,同時磨機功率在相同產量的情況下明顯升高,產量難以提高,回料量偏小。處理時可停磨入磨內處理、焊補。 9.原料水份高對立磨操作的影響 影響:原料水份高,首先影響的是原料的出庫的通暢性,易造成原料庫堵,造成入磨物料量變化大,操作頻繁,出磨生料的成分波動;其次是在磨內易形成高料層,勢必得提高進口熱風及研壓,電機功率相應增加,出料相對偏大,如物料含粘質物質較多,將影響立磨的產量。 操作調整:控制喂料水分。增濕塔溫度設高一點,即提高入磨溫度,使磨內有足夠的熱量,提高出磨溫度,適量減少噴水,加大研磨。 10.立磨運行中,喂料量跳停的處理 1)石灰石庫任一秤跳停,先將該秤配比加到另一秤,然后通知崗位檢查該秤是否堵料;若堵料,即時清堵;若未堵料,重新啟動一次,若未能啟動起來,通知電工檢查。 2)砂巖或鐵礦庫跳停,則通知崗位檢查是否堵料,若堵料及時清堵(注意在清堵過程中,每隔3分鐘之內,務必若啟動一次該秤);若未堵料,重新啟動一次。若未能啟動,通知電工檢查之,并做好停磨準備。 11.立磨噴水對操作的作用和影響 作用:立磨噴水,主要是穩定料層,降低出口氣體溫度,減少振動,穩定操作。 影響:一定的噴水量,可及時對磨盤上的物料形成穩定料層,使磨輥運行中的振動頻率減小,對穩定系統操作,提高產量及運轉有很直觀的作用。如果噴水量少,不易形成料層,震動大,不易操作;如果噴水量大,易造成厚料層,雖然能及時將壓差降下,但時間長的話,磨內物料長時間出不去,磨內循環加大,如不及時減產或減水,易過電流跳磨。 12.立磨旋風筒堵塞的現象、原因及處理措施 現象:由于操作不當將出磨溫度控制偏低,導致出磨生料水分偏大,導致旋風筒堵塞時會出現(電流降低,磨內物料逐步積壓,差壓越來越高,主電機功率上升,刮板室內物料越來越多,電流上升),循環風機功率增大,進磨壓力降低。 立磨旋風筒堵塞的原因: 1)旋風筒下的回轉電機沒有動作,如信號堵塞等導
Release time : 2022-07-24 Click : 0
水泥磨細度跑粗原因及處理措施

水泥磨細度跑粗原因及處理措施

1 存在問題 某公司有2條ф4.2m×13m三倉開流磨,磨內通風由磨尾除塵器排風機控制風量。該生產線生產P·C32.5和P·O42.5兩個品種水泥,主要控制指標:45μm篩余≤11%,比表面積(360+10)m2/kg。2015年2月B線大修后,生產P·C 32.5水泥的臺時產量由原先的160t/h逐漸降為130t/h左右,出磨水泥比表面積由360m2/kg下降到310m2/kg左右,45μm篩余為13%左右,細度總體偏粗。為了降低篩余值,提高比表面積,不得不降低產量,提高料耗,嚴重影響了水泥的產質量。 2 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 2.1 一倉研磨能力低 分析停磨后一倉45μm篩余曲線,見圖1。 ? ? ? ? ? ? ? ? ? ? ? ? ? ? ? ? ? ??圖1 停磨后水泥磨內45μm篩余曲線 可知該水泥磨一倉篩余值下降不明顯,粉磨效率低。進磨后觀察開縫形式為放射型,實測水泥磨一倉篦板厚度為60mm,篦板一倉面篦縫僅為6mm。 經計算一倉篦板開孔率不到5%(達不到有效開孔率7%~9%的工藝要求),且隔倉板篩板實心部分面積較多,導致有效通孔率較小。 另隔倉板架結構不合理,過料空間過小,影響篩板的有效通孔率。隔倉板過料能力主要與物料流速及篦板或篩板通孔面積有關,磨內物料在磨機轉動時運用研磨體的運動和風的作用將磨細物料及時排出磨外。 如果隔倉板開孔率低,進磨物料過多,致使磨內通風和物料流速不可控,即物料流速過慢,中心圈則通風速度過快,導致一倉過粉磨現象嚴重,而中心圈通風則帶走大量未經充分研磨的物料。技改措施:使用氣割將篦縫由6mm擴大到10mm,開孔率增大到7.1%,基本滿足使用要求,盡可能使磨內通風和物料流速實現均衡、穩流、可控,達到平衡粉磨,提高效率。 另外隨著輥壓機的應用,大型磨機一倉的破碎作用漸漸轉化為研磨能力,添加的研磨體直徑也逐漸小型化,該結構形式的出料篦板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篦板堵塞、排料、通風不暢和中心風速過快,細度跑粗等不良現象。 如果清篦板則磨內工作環境惡劣(溫度高、粉塵多),工人勞動強度大,并且維持時間不長;如果不清則磨內工況持續惡化,粉磨效率下降,水泥電耗上升。技術人員建議采購自清式防堵塞出料篦板,并且開孔率要到達集團技術中心提出的11%的要求。 2.2 球磨機磨頭進料沖料 該磨機進料口為錐筒進料結構,即由傾斜料筒直接深入隨磨機旋轉的進料筒內并貼近磨頭起始端邊緣,物料在自上而下的慣性沖擊和磨機通風的雙重作用下,使入磨部分物料形成料流沖擊現象,不能從磨機一倉的起始端充分得到研磨體的沖擊、研磨,無形之中削減了磨機一倉有效長度。 觀察從磨機內部前端物料的存料量,沖擊距離約為0.7m,此現象造成了磨機粉磨效率下降和研磨體相對物料捕捉能力下降。結合螺旋筒進料的原理在錐筒鑄鋼襯板上焊接了18組導流螺旋葉片,螺旋角約為35°,在螺旋葉片小端焊接一個環形擋料圈。 這樣從進料管掉入錐筒的物料在擋料圈和螺旋葉片的共同作用下被迅速推入磨內,有效解決了磨頭進料時的沖料現象,使得入磨物料從磨頭的起始端充分得到研磨體有效的沖擊和研磨,充分發揮磨機一倉的有效長度,同時避免物料積聚而導致的磨頭漏料。 這種將錐筒進料與螺旋筒進料兩種原理相結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2.3?V型選粉機選粉效果差 現場檢測提升機入V選兩通道溜子磨損嚴重,很多地方已經磨漏,達不到均勻布料效果。V選組風板開度大,循環風機轉速低(400~450r/min),選粉區域偏上。隨后修補入V選溜子,并在溜子直段處增加擋料板,使進V選物料盡可能布料均勻。并關閉V選第一、二組擋風板,將第三組擋風板開度1/2,使選粉區域下移,提高選粉效果。并適當提高循環風機轉速,提高入磨物料細度。 2.4 混合材品種的影響 水泥磨停磨后入磨觀察,磨內球鍛有輕微的包球包鍛現象,水泥隔倉板篦縫糊堵較為嚴重。這是因為將原先的檸檬酸渣換為成本較低的脫硫石膏,加大了火山灰的用量,火山灰在廠內露天存放,加之氣候潮濕,水分較大。 錐形進料結構處通風不暢,造成磨內水分較大且磨內溫度較高。建議以后生產中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助磨劑用量,加大粉煤灰配比“洗磨”,清除包球包鍛現象.增加研磨體的研磨能力。 3 技改效果 本次細度跑粗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磨篦板開孔率不夠,造成中心圈風速過快,一倉水泥過粉磨。另外入磨細度、混合材的種類同樣對水泥磨的產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加強磨內通風,采用磨體淋水降低水泥磨內溫度,減輕水泥磨內包球包鍛情況,提高研磨體粉磨效率。 改造后的45μm篩余達到11%左右,生產P·C32.5水泥和P·O42.5水泥的臺時產量分別達到175t/h和148t/h??傊€定工藝是控制的根本原則,生產線的每個細節都關系到水泥磨的產品質量。
Release time : 2022-07-24 Click : 0
熟料不結粒的原因是什么?

熟料不結粒的原因是什么?

窯內熟料顆粒是在液相作用下形成的,液相在晶體外形成毛細管橋。 液相毛細管橋起到兩個作用:一是使顆粒結合在一起,另一個作用是作為中間介質,使CaO和C2S在熔融態內擴散生成C3S ,顆粒的強度取決于毛細管橋的強度,橋的強度即連接顆粒的力隨液相表面張力和顆粒直徑的降低而增加。 毛細管橋的數量又與顆粒直徑的平方根成反比。要結好粒,必須有足夠的液相,并要求顆粒在液相內分布均勻,形成較高的表面張力和適宜的結粒時間。 現對影響結粒的因素作一敘述。 (1)液相量 窯內液相量太少不易結粒,太多易結成致密的大塊熟料。液相量在25%~28%時,對結粒最有利。 (2)易燒性 生料的易燒性愈好,生料煅燒的溫度愈低,有利于結粒。 (3)生料細度 不同成分的生料對其細度有一定的要求,若生料中含有不易煅燒的大顆粒石英和石灰石等物質,不易燒成也不易結粒。 (4)液相表面張力 液相表面張力增大易結粒,熟料顆粒的大小與液相表面張力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液相表面張力與元素外層電子的負電性有關,有些元素如K、Cl、S的表面張力值較低,不利于結粒。 而Mg、Al等元素的表面張力值較高,有利于結粒。 一般熟料液相內含有幾種元素,它們之間的表面張力并非單元素表面張力的疊加。 液相表面張力與溫度有關,不同成分的熟料液相表面張力值在同一溫度時有不同,但隨溫度的升高,其液相表面張力值均有所下降。 (5)液相粘度 不同成分熟料的液相粘度是不同的,一般說來液相粘度減少易結粒,液相粘度與溫度有關,隨溫度上升而下降。 幾種元素共存的液相粘度值并非單元素值的疊加。R2O、SO3均存在時,MgO含量增加,液相粘度值大大降低,有利于結粒。 (6)物料在窯內各帶停留時間的影響 原料成分、入窯物料分解率、火焰形狀等因素,決定了物料在窯內各帶的停留時間,也決定了熟料結粒的大小。 若原料不易煅燒,入窯物料分解率低,相應物料在分解帶和過渡帶停留時間就長,而在熔融帶的停留時間就短些。 在此條件下,易生成大晶格的C2S,此類C2S和f-CaO很難結合也難結粒。若生料中有難燒物質,則需要較高的燒成溫度,此時未結粒物質反應較快,C3S在此條件下易生成難以結粒的大晶格礦物。 (7)生料率值的影響 KH值高,物料不易煅燒,所需的煅燒溫度高,最高溫度帶較長,相應熔融帶縮短,易結細粒。 硅酸率SM增加,燒成溫度增高,物料不易煅燒,易結細粒。鋁氧率IM增加,液相粘度增加,燒成溫度增高,物料熔融困難,C2S和f-CaO結合生成C3S困難。 液相量與鋁氧率和溫度有一定的關系,當IM=1.63時,有利于結粒。IM偏離1.63值愈大,對熟料結粒愈不利。
Release time : 2022-07-24 Click : 0
超細粉煤灰的用途和優點

超細粉煤灰的用途和優點

超細粉煤灰的用途和優點 產品性能 (1).工作性好:新拌混凝土塌落度高,保水性、可塑性好、泌水少。 (2).耐久性好:抗硫酸鹽侵蝕,抗微縮,抗氯鹽滲析、抗海水侵蝕,抗碳化,抗堿集料反應。 (3).水化熱低:水化析熱速度慢,有利于防止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升引起的裂縫,可用于配置高性能混凝土。 (4).強度高:顯著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強度,耐磨性好,與鋼筋結合力強,可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5).熱穩定性好:可提高油井水泥和高溫蒸汽養護普通水泥的熱穩定性。 (6).環境性能優異:替代水泥,可大大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7).美觀混凝土:可顯著改善水泥混凝土外觀顏色,使混凝土外觀顏色均勻一致。 (8).超細: 1250目超活性微礦粉比同類材料細5倍以上; 產品應用:可廣泛應用于橋梁、隧道、港口、海工、地下、油井、煤井、水利、噴射灌注漿、橡塑等各類工程和材料中 (1).深基礎工程封堵地下水流; (2).大壩基礎的加固及填充大壩壩體的開裂縫隙; (3).地鐵或隧道壁的灌漿加固或修補; (4). 大型或高層建筑物的地基加固; ? ( 5).道路基礎的灌漿加固; ? (6).水池、地下室的防水堵漏灌漿; ? (7).開挖地鐵、隧道、礦井等地下工程時的地下土層填充固化處理,以降低開挖難度,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作效率; ? (8).砂土層的固化處理。 ? (9).大型設備地腳螺栓與機座的二次灌漿; ?(10).植筋。 (11).代替建筑用硅灰(也稱微硅粉)、超細水泥等的理想超細高活性礦物外加劑(摻合料)。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和超細水泥等材料中能顯著改善水泥灌漿材料或混凝土的工作、力學和耐久性能。超活性微礦粉同時是配置或合成其它超細粉料或復合型混凝土外加劑的高活性材料或合適載體。 ?(12).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高耐久、抗滲透性、抗硫酸鹽腐蝕、泵送、自密實、噴射);推薦使用比例一般為膠凝材料的10%-20%。 ?(13).配制超細水泥、注(灌)漿材料、修補材料、固井材料;推薦使用比例:30%~70%。
Release time : 2022-06-19 Click : 0
上一頁
1
2
3

版權所有 ? 登封市嵩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備2001452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

版權所有 ? 登封市嵩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亚欧免费大片在线观看,亚洲欧洲精品专线,妺妺窝人体色www美女,新翁色翁荡息肉50篇小说合集